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围绕“一区一地一县”建设发展任务,精准发力,灵活施策,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着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7月份,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2%,高于全市14.2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4.23亿元,增长34.2%,高于全市2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从内部结构看,重工业贡献突出。重工业实现产值23.18亿元,增长36.9%,重工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达到101.2%。轻工业实现产值1.05亿元,下降6.8%。从经济构成看,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7.82亿元,增长75.5%;非公有制企业完成产值6.40亿元,下降18.9%。从销售情况看,工业销售产值23.91亿元,产销率达到98.7%。从行业分类看,能源工业产值17.94亿元,增长54.0%,占比达74.1%;非能工业产值6.29亿元,下降1.7%,占比25.9%。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71亿元,增长83.9%。
分行业看,煤炭开采业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增速达80.1%;农产品加工业下降4.2%,装备制造业下降4.2%,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11.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下降14.9%。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前7个月,我县共组织七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7月份新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1.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个,总投资5000万元。1-7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03亿元,增长13.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1亿元,增长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15亿元,增长29.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35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8.53亿元,增长14.6%。工业投资完成25.35亿元,增长6.2%,其中技改投资完成3.42亿元,增长52%,制造业投资完成6.15亿元,下降1.5%。民间投资完成23.78亿元,下降10.3%。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2.82亿元,增长80.2%。文化产业完成0.74亿元,下降84.2%。高技术产业完成1.23亿元,下降6.6%。
消费市场供需两旺。1-7月份,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16亿元,增长18.0%。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增幅高于乡村。城镇消费市场零售额9.13亿元,增长18.6%;乡村消费市场零售额295.0万元,增长5.0%,低于城镇13.6个百分点。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收入增长较快。餐饮收入5514万元,下降2.9%;商品零售额8.61亿元,增长20.2%。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截止7月底,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4亿元,下降8.7%。地方财政收入19643万元,增长3.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016万元,下降13.0%,比重为51.0%。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2.78亿元,增长3.6%。其中: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7.8%。
金融信贷运行稳健。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0.47亿元,增长13.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36亿元,增长13.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58亿元,增长27.0%。存贷比40.7%,低于上月1个百分点。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点行业带动乏力。一是光伏业因取数口径变化增速为负。1-7月,我县工业经济在煤炭开采业的快速带动下,增速达到34.2%,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但从工业经济三大门类看:规上采矿业产值增长80.1%,规上制造业产值下降3.8%,规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下降19.0%,其中光伏行业产值下降28.3%,主要是计算光伏产值时取数口径发生改变导致。二是制造业中三大行业依然疲软。1-7月,全县制造业四大行业中有三个行业产值增速仍未转正,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分别下降6.7%、4.2%、14.9%。三是新入库企业带动不足。年初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共入库2户企业,新入库企业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64.4%,新入库企业产值增速低于行业增速10.3个百分点,对该行业贡献为负。
二是制造业及民间投资缓慢。一是新入库项目少。7月当月入库项目16个,分别低于5月、6月2个、4个项目。截止7月底,全县在库项目213个,其中5000万以上71个,5000万以下142个。已竣工项目51个,可报项目162个,可报项目占比76.1%。二是制造业投资缓慢。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疲软乏力,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造业投资偏低释放出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以及投资环境不被看好等信号。1-7月,全县制造业完成投资6.15亿元,下降1.5%,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99.3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占比依然偏低。1-7月,民间投资完成23.78亿元,下降10.3%,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32.6%,占比虽较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是贸易业不够活跃。一是从经营状态看,部分商贸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持续下滑。受市场需求不足、自身经营模式落后,部分零售企业增速下滑明显。三合购物广场连续三个月负增长,易米乐购商贸有限公司、北方商贸大厦、好又多商贸有限公司因各种原因已经处于关停状态,北方大厦、好又多超市连续3个月销售额零上报,易米乐购连续2个月零上报,这3家企业面临退库。二是从入库情况看,商业主体培育不够,1-7月份限上商贸尚未有一家入库。同时各乡镇培育的商贸主体大多以个体户为主,能够纳入培育的主体企业不多,对商贸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三是餐饮行业仍未恢复至疫前水平。1-7月,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9%,餐饮行业对商贸业贡献为负,受疫情及各项费用成本不断加大等因素影响,多家餐饮公司营业额未达到疫情前状态。
后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力促经济稳增长。围绕全年发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经济指标运行分析,当好参谋。着力对煤矿、光伏、农产品加工业等重点行业及骨干企业加强跟踪监测,全面把握企业经营情况。强化新投产、符合上规条件的企业项目进规培育,争取新培育一批规上工业企业。加大对重点税源户服务力度,强化税收征管,挖掘企业税收增长潜力,保障财政收入持续稳定。
二是加大制造业项目投资力度。建议通过出台一系列税收、土地、奖补等政策,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合落户,引导招商引资向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倾斜,增强工业投资发展后劲;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支持现有的重点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配套,尤其是要通过资金、技术大力扶持我县的配套企业快速成长,打造产业集群。同时,加大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和新兴动能培育力度,增加研发支出,鼓励支持企业向高端产品制造延伸,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激发农村消费市场活力。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营商环境,吸引品牌企业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开拓农村市场。其次是鼓励企业调整策略,针对农村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做好市场定位,开发生产适应农村居民需求的产品,实现互惠互利共赢的局面。第三是建立健全规章相关制度,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村居民消费权益,净化消费环境,保护农村居民的消费积极性。